李玉如,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95届的毕业生,现任山东菏泽扶贫办副主任,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
2011年,李玉如校友担任菏泽董口镇党委书记,董口镇属于黄河滩区乡镇,土壤瘠薄,青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多是老弱妇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8796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超过60岁的老年人。2015年到2016年,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镇建立起33个扶贫车间,共吸纳和辐射带动5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在40%以上,他们每人每天有20元到80元不等的收入,全镇两千余名贫困人口通过扶贫车间实现了增收脱贫。扶贫车间“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经验和做法,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李玉如校友也因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目前,“扶贫车间”经验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在山东省就已建扶贫车间5700多个,43万名群众实现就业,带动9.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开展“扶贫车间”前期,李玉如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在全镇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他本人在95个自然村逐一召开座谈会,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和用工企业一次次对接,撰写笔记126篇3.2万余字。
李玉如校友作为一名党员,他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农村这片土地里。他访贫问苦,真心为民,务实作为,创新进取,为了扶贫车间的健康发展而殚精竭虑,继续奔走在田间地头,他说:“打赢精准脱贫这个攻坚战,希望在前头,路要坚实地走,我一直在路上。”
不忘初心意味着奉献如常。奉献也是牺牲。理想唯其远大,需要牺牲眼前;事业唯其为公,需要牺牲“小我”。2014年,李玉如被查出患有脱髓鞘性脊髓炎和动脉夹层破裂症两个致命的疾病。在接受治疗出院两个月后,李玉如便忍着病痛,立即回到工作一线。他说:“生病时,看着年迈的父母,多病在身还要照顾我,看着女儿成长我却不能去关心她,我也很愧疚。可能在妻子和女儿眼里,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但我自认为我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我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在那片生我养我的地方,土地肥美,风调雨顺,庄稼繁茂,五谷丰登,父老乡亲告别了贫困和疾病,都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我将为了这个梦想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