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仲春之时,又过滋兰;草木待发,鸟声二三。万物如昨日,然人非从前。忆年来于此,嬉逐留恋;叹流年不再,光阴逝远。夕云初照,独行兹园。或依苍柏,或扶云杉。乐声悠悠起,而不觉心归何处。不知情之为何,怅然感于心矣。作斯文,说之滋兰,聊表心 志焉。
北依青龙,南接幽泉;东偎楼宇。西望齐园。纵连山水之芳态,摇曳飘裾;横贯古今之亭楼,仪态幽然。四时有常,风景变换;树植百种,春秋呼燕。请于大家,名曰滋兰。借屈子之寸心兮,结桃李于天下矣。
春气生于地阴,万物萌于初阳。若此之时,草木微醒。浩荡乎游雁北归,缥缈兮细雨催发。集天地之秀气,吸日月之辉光。华彩数点,游人几行。迎春说去冬之梦,春梅展袅娜之情。木末枝头,啼鸟二三,扶芳小藤,春容招展。冬草未脱,春草不见;掩径蓬草,萎萎堪怜。南望春波绿染,新柳婆娑初剪;北有松柏昂然,偶立弄舞娇燕。三两声欢,趁东风闲放纸鸢;十一楼前,练英语笑说云胆①。有飞机轻洒流烟,又斜阳染红兹苑。情侣乐此兮,响乐声于石间;乱踏小石兮,笑轻狂之少年。
若乃夏秋之时,杂花生树,落英毵毵。木末芙蓉,语无声而舞翩跹;忘春海棠,逐清风而梦流远。耸耸高木,郁郁森然。晨昏无际,不辨太玄。落花染小径红稀,翠阴映芳郊绿遍。约诗邀友,躺青草兮与白云齐飞;呼朋唤侣,览滋苑兮倚翠忘归。时有游鸟,不得其名。倏忽而至,悠然而去。忘其所以,指点唤之:或曰宛雏,或曰大鹏。流莺婉转,和青龙百鸟啼鸣②;醉心斯远,枕流云蝴蝶遗梦。淡淡乎神思渐远,飘飘乎羽化登仙。不知秋之所至,不知冬之未远。
已矣乎!往者逝矣。而今春华待春发,不知明年为谁开?物或有情,况于人乎?乐事难尽,都付春风;人生代改,不唯洛城③。空叹时光之荏苒,徒感流年于易逝。独立滋园,泪恣肆而不可尽;滋兰不语,惟明月鉴于长空。
后记:有女不才,痴迷济城,求学济大,今四年矣。当将去之际,感物之初发,知友朋将散,从今四海为家。唯愿五湖之客,念母校之滋兰苑。因芳名而流播兮,将树蕙于天下矣。以款款之心,叙怅怅之情。言之不尽,但借一空皓月,留与后之来者。
注:
①十一教西侧有校友所立云胆石,与滋兰苑相对。
②北侧青龙山是候鸟栖息之所。
③借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之“洛阳城里桃李花”之意